扦插繁殖就是運用植物根、莖、葉、芽的再生能力,使它在適當(dāng)?shù)臈l件下,生根、發(fā)芽形成新的植株。主要有莖插、葉插、葉芽插、根插。莖插包括硬枝扦插和軟枝扦插。
硬枝扦插:石榴、木槿、芙蓉等落葉花木多用此法。在早春樹液流動前進行。選1~2年生健壯充實枝條,選取中段,剪成10~15厘米長的枝條為插穗,需帶2~3芽,插穗頂芽要飽滿完好。上端在芽上0.5~1厘米處,剪成平口,下端扦插基質(zhì)中,深度為插穗的2/5~1/2。
軟枝扦插:如倒掛金鐘、一串紅、茉莉、杜鵑、桂花等多用此法。在5月下旬至9月進行。選取當(dāng)年生半木質(zhì)化帶葉的枝條為插穗。插穗長約6~10厘米,留2~3芽,剪法如同硬枝插,并剪去上下部適量葉片,以減少蒸發(fā),做到隨剪隨插。在剪取時,切口液汁大量流出的插穗,一定要待切口干燥后才插,否則插后切口易腐爛難成活。
葉插:四季秋海棠、菊花、石蓮花、虎尾蘭等可用葉插繁殖生長成新植株。剪取葉片時,有葉柄的,保留葉柄3厘米左右,并剪去部分薄嫩葉緣,將葉柄插入基質(zhì)中;沒有葉柄的,可在葉脈交叉處用刀切割,將葉片平鋪在基質(zhì)上,使與基質(zhì)緊密接觸,或用竹簽將葉脈固定在基質(zhì)中,可在葉脈處發(fā)根,生長成新植株。虎尾蘭為肉質(zhì)劍形葉,可橫切成5厘米左右的葉段為插穗,直插于沙中,插時上下不要顛倒,可在基部發(fā)生新根,形成新植株。
葉芽插:橡皮樹、八仙花、茉莉花、扶桑等在葉插時,其葉柄和葉腋雖能生根,但不能發(fā)芽,所以,不能生長成新植株。因此,要選用基部帶有一個腋芽的葉片扦插,才能發(fā)育成新植株。
根插:貼梗海棠、芍藥、凌霄、獼猴桃、金絲桃、臘梅、宿根福祿考、荷苞牡丹等,根上能生長不定芽的花卉,可用根當(dāng)插穗進行繁殖。在花木換盆時,剪取5~10厘米的根段,直插或斜插于土中,上下不可顛倒,上端與土面平,待長出新芽后,再適當(dāng)培土。
杜鵑花怎么扦插?杜鵑花種類很多,少數(shù)種類扦插不易生根,多數(shù)栽培種都可扦插繁殖。北方,一般夏、秋季剪取當(dāng)年生半木質(zhì)化枝,春季選一年生枝做插穗,長4~12厘米,最長不宜超過20厘米。扦穗留上部半數(shù)葉片,剪去下半部葉片。一般種類不用任何處理都可以生根,用微量蔗糖水浸泡插穗下半部8~12小時后,洗凈扦插能促使生根,低濃度的吲哚丁酸(10~20微克/克)浸泡插穗,對不易生根的種類有促進作用。
扦插的時間還可視條件而定,如有溫室或加底溫噴霧插床,全年可扦插繁殖。插床擊破用洗凈的粗沙做扦插用土。雜交的洋種杜鵑花在20℃時,1個月左右可生根。一般用蛭、粗沙、石沙土混以水蘚、腐葉土、草炭土等做扦插用土,可以用大花盆、木箱等做扦插床,下墊大粒沙做排水層。扦插后,罩上塑料薄膜或玻璃,保持較高的空氣溫度,并給50%左右的遮蔭。扦插的深度,短插穗相當(dāng)于長度的1/2,較長插穗相當(dāng)于長度的1/3。扦插后充分灌水,以后經(jīng)常噴水,保持土壤及空氣濕潤。用素沙扦插,生根后要早些盆栽;如用腐葉土或山泥扦插,可保持3~5個月或繼續(xù)生長半年后分植上盆。扦插苗一般3年后花盛開。
杜鵑花怎么扦插杜鵑花的繁殖方法有扦插、壓條、嫁接、播種、分株和組織培養(yǎng)。常用的方法上扦插、壓條和嫁接繁殖。杜鵑花一年四季都可以扦插,但是以初夏或者初秋扦插生根率最高。首先用消過毒的粗砂制作為扦插床或者扦插盆,然后將1—2年生木質(zhì)化的健壯枝條帶踵(就是插條基部帶一個節(jié))剪下,留上部3—4片葉,其余的葉全部剪去并且立即扦插,最好是隨剪隨扦插如果需要隔1—2天后才能扦插,必須對插條注意保濕,否則不容易成活,扦插后需要及時澆透水。上面用塑料薄膜蓋上,以利保持空氣濕度如果相對濕度低于70%,其下部在未生根前吸水量較少,供應(yīng)不了上部葉面的蒸發(fā)量,一旦出現(xiàn)落葉,生根成活就很困難了。將杜鵑的扦插盆放在沒有直射光處,在溫度保持在18—22℃的條件下,大約經(jīng)過30—60天扦插條才能生根。為了加快杜鵑花插穗生根和增加生根數(shù),在扦插中可以采用植物生長激素進行處理杜鵑花的插穗,對促進生根有明顯的作。常用的生長激素有吲哚丁酸、吲哚乙酸、萘乙酸、2,4—D、生根粉等處理,都有促進生根的良好作用。如用50—100ppm的吲哚丁酸處理老枝,用5—225ppm吲哚丁酸處理幼嫩枝條作為綠枝扦插。老枝和幼嫩枝條,將枝條捆成把放在藥液中浸泡12—24個小時。用1000ppm的2,4—D粉劑蘸扦插條切口,也有顯著的促進生根作用。還有0.1—0.5%的高錳酸鉀浸泡枝條基部10—24小時也能夠滅菌生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