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機械處理。
剝皮:一般來說,枝條木栓組織較發(fā)達的果樹品種較難生根,扦插前先將表皮木栓層剝?nèi)?,增強插穗吸水能力,可促進發(fā)根。
縱刻傷:用刀在插穗基部刻2至3厘米長的傷口,至韌皮部,可在縱傷口間形成排列整齊的不定根。
環(huán)狀剝皮:剪稿前15—20天在母株上準備用作插稿的枝條基部環(huán)剝一圈皮層(寬3—5厘米),有利于促發(fā)不定根。
2、配制好營養(yǎng)基質(zhì)。
扦插前要選易透氣、有營養(yǎng)、無病菌、無害蟲的材料和基質(zhì)作為苗床,如細河沙、珍珠巖、火燒土等。苗床濕潤而不積水。
3、用激素處理。
將插條沾上生根粉或浸入生根液中。生根粉是由生長劑與滑石粉或粘土配成;生根液是按生長劑的種類和苗木種類確定的適宜濃度的溶液。植物的生長調(diào)節(jié)劑主要有萘乙酸、吲哚丁酸、吲哚乙酸、乙烯利等。處理前將插條基部縱向刻傷效果更好。
4、適時采用優(yōu)質(zhì)插條。
品種不同,插條生根有難易。易生根的如杉、柳、葡萄等;不太易生根的有梨、木蘭等;難生根的有松、核桃、荔枝等。同一品種、枝條隨著樹齡的增長,生根能力會下降。秋冬季節(jié)枝條充實,生根力比休眠期后的春季強。
5、控制小氣候。
小氣候主要指扦插圃的光、氣、溫、濕等。光線以稍暗為主,要適當(dāng)增加氧氣,以利于插條的生命活動,溫度在23—25℃,空氣相對濕度以70%—80%為宜。
6、加溫處理。
一般苗本在10—12℃氣溫下開始萌芽,扦插生根則以18—25℃土溫最有利。早春扦插常因土溫鑠而生根困難,可以人為提高插條下端生長部位的溫度,同時噴水、通風(fēng)、降低扦插苗上端芽所處環(huán)境溫度。
7、其他物質(zhì)處理。
用1毫克/千克的維生素B,或維生素C、維生素H等溶液浸插穗基部12小時,再進行植物生長劑處理,經(jīng)處理后即使生根用難的柿、板栗都有50%以上的生根率。2%—10%的蔗糖水溶液不論單獨使用或與生長素混用,一般浸漬10—24小時,都有較好的促進生根效果。用0.1%—0.5%的高錳酸鉀處理對有的樹種也有明顯促進生根效果。樹枝生根最簡單方法是什么?
1、機械加工
(1)脫屑:一般情況下,軟木組織發(fā)達的果樹很難生根。切割前必須將表皮的軟木層剝落,以增加插條的吸水能力,促進生根。
(2)垂直傷口:用小刀在切口根部向韌皮部切一個2-3厘米長的傷口。韌皮部可以在垂直傷口之間形成位置良好的不定根。
③剝環(huán):剪稿前15~20天,剝?nèi)ブl基部的皮層環(huán)(寬3~5厘米),用其剪母株。這適用于誘導(dǎo)不定根。
2、準備營養(yǎng)基質(zhì)
切割前,為苗圃選擇透氣性好、營養(yǎng)豐富、無病蟲害的材料和基質(zhì),如細河沙、珠光體和燒焦的土壤。苗圃潮濕,不積水。
3、用激素治療
將插條浸泡在生根粉或生根液中。生根粉由生長劑和滑石或粘土組成。生根液是由生長劑的種類和幼苗的種類決定的適當(dāng)濃度的溶液。植物生長調(diào)節(jié)劑主要有萘乙酸、吲哚丁酸、吲哚乙酸、乙烯利等。建議在加工前垂直切割切割條的底部。
4、適時使用優(yōu)質(zhì)刀片
不同品種的插條很難生根。例如,雪松、柳樹和葡萄很容易生根。梨和木蘭不容易生根。松、胡桃、荔枝不易生根。隨著樹齡的增長,同一樹種和樹枝的生根能力下降。秋季和冬季休眠后枝條飽滿,生根力強于春季。
5、控制小氣候
小氣候主要是指扦插園的光照、空氣、溫度和濕度。光照以微暗為主,需適當(dāng)增氧,以促進插條的生活活動。溫度23-25℃,空氣相對濕度70%-80%。
6、熱處理
一般來說,幼苗在10-12°C的溫度下開始發(fā)芽,18-25°C的土壤溫度最適合切根。由于土壤溫度,早春插條通常難以生根。在噴水通風(fēng)的同時,可以人為提高插條底部的溫度,降低插條頂部的枝條環(huán)境溫度。
7、其他物料搬運
將插條的根部浸泡在 1 毫克/千克的維生素 B、維生素 C 或維生素 H 溶液中 12 小時,以處理植物生長調(diào)節(jié)劑。處理后不易生根的柿子、栗子,也有50%以上的生根率。